實驗目的:了解產品顆粒雜質的含量、屬性、顆粒等級和數量,為后續生產工藝的改進找到污染源
清洗方式:壓力噴射清洗
分析方法:顯微分析
實驗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將濾膜放進烘箱烘干,在干燥皿中冷卻后稱重,記錄濾膜重量;對自動清洗機做空白值實驗,達到實驗空白要求即可。
第一步:拆掉樣品包裝。拆包裝的過程中,盡量避免磕碰,同時盡量縮短樣品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樣品的包裝一定要選用干凈無雜質的包裝物,避免包裝雜質對樣品的清潔度污染。該定子采用清潔塑料薄膜包裹,避免了在包裝、運輸環節中的污染。
第二步:將樣品放置在清洗機中,設定好清洗參數。因為樣品較重,所以使用不銹鋼格柵進行承重。
第三步:啟動清洗參數開始清洗。為了對樣品就行全方位清洗,在清洗過程中需手動翻轉樣品,噴槍對樣品各個夾角、內腔等部位進行多角度沖洗。
在清洗的過程中,發現清洗液無法及時過濾,在清洗槽底部有大量積壓。說明該工件顆粒雜質較多,對濾膜造成了堵塞。等待過濾完畢后,取出濾膜,發現濾膜已經被雜質完全覆蓋,所以才造成清洗液積壓。同時因為濾膜上顆粒雜質的覆蓋率太大,已經不具備顯微分析條件。如下圖:
針對該樣品的情況,我們采用三級過濾,第一級用孔徑20um的濾膜,第二級用孔徑10um的濾膜,第三級用孔徑5um的濾膜(濾膜使用前需進行烘干稱重步驟)。這樣可以將雜質分級過濾,大大提高過濾的效率,避免大顆粒對小孔徑濾膜的堵塞。附相確精密儀器定制清潔度三級過濾濾膜夾持器圖:
改用新的過濾方式后,對第二個定子樣品進行清洗。清洗以后,對三張濾膜進行烘干稱重。用此次重量減去之前濾膜的重量得到顆粒雜質的重量。因為采用三級過濾,所以在用顯微分析的時候,先分析20um孔徑的濾膜,因為清潔度一般是最大顆粒對產品的影響最為突出。然后再分別對剩下的兩張濾膜進行掃描分析,從而整體判斷該定子的清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