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狀樣品需要選擇不同的萃取方式才能達到理想的實驗效果。例如有些產品有內腔或者異形件,超聲波無法徹底的清洗,脫落的顆粒會沉積在內腔或者一些夾角處。有些樣品的使用工況決定了它的顆粒萃取方式,例如油管或者水管等管路樣品,管路外表面的清潔程度不會影響該產品的正常使用,但是內部如果有過多過大的顆粒雜質物則會造成循環系統的堵塞,直接會造成某些功能的無法使用。因為同一個產品內外面清潔度的要求不同,所以在做清潔度顆粒萃取的時候,需要將內外兩給面進行有效隔離,避免外表面顆粒對實驗結果的影響。那么我們可以采用灌流的清洗方式,從而有效地避免外表面顆粒的干擾。樣品如下:
實驗目的:
1、了解產品顆粒雜質的含量、屬性、顆粒等級和數量
2、評估顆粒雜質對工件的影響和整個循環系統的潛在風險
3、改進產線清洗的方式
清洗方式:灌流清洗
分析方法:顯微分析
準備工作:將濾膜放進烘箱烘干,在干燥皿中冷卻后記錄濾膜重量;對自動清洗機做空白值實驗,達到實驗空白要求即可進入實驗流程。
第一步:將樣品從包裝中取出后,樣品有十幾個分液口(分液口為內螺紋結構),因為分液口太多,必須進行封堵,否則清洗壓力被分液口分散達不到清洗效果。所以需要對分液口進行封堵。
第二步:在封堵分液口前,先對用于封堵的螺絲進行清洗,避免封堵螺絲上雜質顆粒的帶入。清洗好以后對分液管進行封堵。因為該產品兩端是封閉狀態,所以將該產品第一個分液口和最后一個分液口保留,用作萃取時清洗液的進液口和出液口。
第三步:因為分液口較小,無法將清洗所用的噴槍有效的對接,所以采用快插式接口和第一個分液口擰緊(如果樣品的進液口特殊需要定制連接工裝),然后將清洗液管路插入快插接口。將分液口下方放入清潔度自動清洗機收集槽內。
第四步:啟動清洗參數開始清洗并實時過濾。
第五步:將濾膜烘干稱重,計算出雜質重量并顯微分析。
使用相確精密儀器自主研發的清潔度顆粒分析系統對濾膜進行掃描,該系統采用BX53研究及金相顯微鏡作為主體,配置高精度三軸平臺并采用進口攝像頭保證整個系統的精度和穩定性。
第六步:對掃描結果進行分析。發現產品顆粒雜質較多,建議產線清洗機延長清洗時間(該客戶產線上使用超聲波清洗),同時將原來臥式清洗改為垂直清洗,便于雜質顆粒的脫落。